Graciela Chichilnisky,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s Director of Columbia Consortium for Risk Management, co-founder and CEO of Global Thermostat, and co-author of Reversing Climate Chang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December 2019).
纽约—气候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都源自世界主流经济模式的同一个恶性特征:折现未来。从环境和金融混乱中拯救人类需要一套全新的增长方针——不能为了今天的辉煌牺牲明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个危机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事件:二战后新国际秩序的建立。作为这一秩序基础的布雷顿森林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鼓励快速全球化,而其特征便是全球南方向全球北方资源出口量激增。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复兴——包括取消贸易壁垒,全面去监管化,以及取消资本账户管制——加快了这一进程。
这套体系刺激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但也有严重的缺陷。金融创新速度超过了监管——或者说摆脱了监管,这让金融业的影响凌驾于经济,承担了大量风险,攫取了巨大的收益。这最终导致了2008年危机,全球金融体系濒临倒闭。这套体系并没有发生有意义的改革,尖锐的系统风险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环境方面,肆无忌惮的资源采掘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系统,也鼓励发达国家消费迅速增长——最主要的便是能源消费。如今,发达经济体只占全球人口的18%,却消费了世界能源的70%,其中绝大部分(87%)来自化石燃料。
因此,南北差距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这一问题在每一次联合国气候谈判中都会冒头,对气候变化“贡献”最大的国家——以美国为首——常常从中作梗阻挠有效措施。
抵制常常可归结为一个简单的考虑:当前的经济繁荣。因此,唯一现实的气候危机解决方案便是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并且速度要够快,性价比要够高,以维持增长引擎不停转。幸运的是,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可能的。而关键就在于全球碳市场。
PS Events: Climate Week NYC 2024
Project Syndicate is returning to Climate Week NYC with an even more expansive program. Join us live on September 22 as we welcome speak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t our studio in Manhattan to address critical dimensions of the climate debate.
Register Now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试图用可交易配额系统为二氧化碳排放定价。一些国家最终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美国签署了,但没有批准——但其所建立的碳市场(有我们中的一位奇丘尼斯基设计)让情节能源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而肮脏能源收益变小。
尽管京都议定书没有成功,但世界仍然做了一些工作,其中一些规模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欧盟和美国一些州——正在使用排放-交易机制。去年,全球二氧化碳许可市场交易量激增 250%,现已超过每年1780亿美元。
全球碳市场的复兴有助于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破坏的难题。此外,建立和经营这一市场几乎不需要成本。提供基于市场的效率的机制将吸引发达经济体,而发展中经济体也会支持它,因为强制性排放限值将只适用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和京都议定书一样。
全球碳市场的潜力还在不断增加。去年,美国科学院与工程学院和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报告,能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移除和隔绝的“负排放科技”可以安全扩大规模,捕获和储藏相当一部分总排放量。这一过程性价比很高,捕获的二氧化碳能够在碳市场上出售盈利。
当然,二氧化碳排放绝非气候危机的唯一因素。但其他类型的绿色市场也可以建立起来。在京都议定书达成之前,芝加哥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便建立了一个私人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市场。联合国也在考虑利用类似的市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
这些绿色市场能让行动方买卖全球公共品的使用权,天然结合了效率和平等。但持续不断的南北分歧——特别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冲突——阻挠了我们抓住这些市场潜力的能力。我们需要工具去遏制乃至扭转气候变化。现在,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使用这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