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ass161_Li XuerenXinhua via Getty Images_bidenxi Li Xueren/Xinhua via Getty Images

拜登-习近平峰会概述

发自纽约——从定义上讲,峰会是高度政治化和戏剧化的场合,因此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11 月 15 日会晤所引发的全球广泛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场有成效的会晤: 两位元首同意重启两国军方之间的沟通,遏制致命阿片类药物流通,抗击气候变化,并讨论了人工智能的相关风险。但本场会议也并非一次对双边关系的重启——几年来两国关系一直在恶化,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关系仍将以竞争为主要特征。

来到旧金山的两国领导人都希望这场长达四小时的会议(与亚太经济合作论坛同时召开)能为具有该时代决定性意义的双边关系打下基础(用拜登最喜欢的说法)。但请留意他们各自的动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拜登希望缓和紧张局势,鉴于美国正在疲于应付欧洲地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以及哈马斯 10 月 7 日对以色列恐怖袭击的后续效应,因此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另一场外交危机或是(更糟糕的)军事危机。

距离 2024 年大选还有一年的时间的拜登还需要表明自己可以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既要抵御共和党的攻讦,又要表现自己关注那些与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这方面他成功促使中国承诺采取更多措施去管控某些化学前体的出口——墨西哥贩毒集团会用它们来生产芬太尼。

而就习近平而言,由于中国经济表现不佳,他来到加州时有点底气不足。自他十年前上台以来,国家的多年过度干预致使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下滑,债务成为一个主要问题。习近平和中国经济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美国出口管制、制裁和关税。

此次会谈未能改变的是美中之间最具争议的事务——台湾问题——的现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两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微妙的妥协,基本上同意在台湾岛和人民共和国之间的最终关系上求同存异。习近平认为统一对国家的未来和自身政治遗产至关重要;而美国则认为保护台湾不受胁迫事关本国在该地区盟国中的地位以及基于规则国际秩序的命运。跟过去一样,由这些截然不同议程所引发的紧张局势很可能在未来不时升级。

这方面的一个好消息是双方同意重新建立两军之间的通信,中国在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于2022 年 8 月到访台湾后中断了这一通信。这在原则上是值得欢迎的,因为它降低了两国飞机或船只发生事故的几率——它们几乎每天都相互抵近接触。但倘若真的发生事故时是否可以依靠这一渠道,如果可以的话效果又如何,则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SPRING SALE: Save 40% on all new Digital or Digital Plus subscriptions
PS_Sales_Spring_1333x1000_V1

SPRING SALE: Save 40% on all new Digital or Digital Plus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now to gain greater access to Project Syndicate – including every commentary and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starting at just $49.99.

Subscribe Now

此次峰会似乎催生了美中在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方面强化合作的承诺。但重要的是这一承诺精神能否最终转化为有意义的具体行动。

此次峰会似乎并未弥合美中两国在世界两大冲突问题上的分歧。中国大力支持俄罗斯,而美国则站在乌克兰一方。在10月7日袭击事件后中国(与美国不同)与以色列保持距离,拒绝谴责哈马斯并呼吁无条件停火。

尽管存在这些分歧,但两国政府似乎并未在任何一个地区卷入冲突进程。中国一直没有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也不愿看到中东冲突升级到危及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地步。习近平还希望避免因这类危机而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分歧给美国提供了行动升级的借口,让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雪上加霜。

但习近平的这种盘算是否会令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克制还有待观察——它一直在该问题上对美国的长期盟友菲律宾逐步施压。这次峰会也没有提供任何中国准备利用自身影响力去约束朝鲜核武和导弹计划的理由。

七十多年来现代美中关系发生了诸多重大演变。早期美中关系无从谈起,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与中国发生了武装对抗。二十年后双方开始了针对苏联的战略合作,冷战结束后美中把促进贸易和投资作为共同优先事项。但近年来经济关系已成为摩擦的根源,而且随着中国日益拥有自己的主张,两国发现自身在从地区/全球事务到人权等几乎所有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旧金山峰会并未改变这一现实。美中关系仍然是一个需要处理的事务而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次峰会抱有其他期许未免期望过高。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仍然是高度竞争的关系,而所面临的挑战也与峰会前一样:确保竞争不会排斥有选择的合作,也不会让位于冲突。

https://prosyn.org/hw0QdSf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