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huo1_Ryan PyleCorbis via Getty Images_china coal Ryan Pyle/Corbis via Getty Images

气候行动是中国的王牌吗?

华盛顿/赫尔辛基—如果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25年重返白宫,中国需要站出来承担起全球气候领导权——而许多人认为这一结果是不可能的。毕竟,近二十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目前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5%。但是,面对冲突、经济对立和关键选举,地缘政治动态可能会迅速变化,这意味着中国很快就需要另眼相待。

2023年,长期担任(最近退休)中国气候特使的解振华把牌紧紧捂住——中国显然没有心情做出任何重大承诺。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之前,美国和中国达成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合作协议,但没有包括有约束力的目标。中国同意启动“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以作为COP28最终协议的一部分,但它仍然对减少煤炭消费犹豫不决。

但在今年,中国领导层可能会出牌。到2025年初,各国必须  根据《巴黎气候协定》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包括 2035年的减排目标。中国最近的声明和政策表明,关于新目标的内部辩论正在进行中。中国在制定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方面面临显著挑战,但这样做符合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这不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次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重要动力。2014年,习近平和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历史性的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之前共同宣布了他们的初始碳减排承诺。2020年,习近平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

日益动荡的全球环境和中国当前的经济疲软构成了重大挑战。新冠大流行期间和之后,中国排放有所抬头,未能达到 2025 年的碳密集度目标(衡量单位 GDP 排放量的指标),现在必须通过减少绝对排放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直到最近,政策制定者认为排放量会增加到2028年左右。中国对煤炭的持续依赖使NDC发展过程更加复杂:近年来,政府批准了一批新燃煤电厂,以提高能源安全。

地缘政治因素也必将影响中国的决定。中国政策制定者将耐心地权衡他们的选择,直到11月的美国大选。特朗普的胜利可能意味着美国对北京的气候压力减轻。但中国应该采取更积极主动的行动,填补美国留下的全球领导地位空白。

SPRING SALE: Save 40% on all new Digital or Digital Plus subscriptions
PS_Sales_Spring_1333x1000_V1

SPRING SALE: Save 40% on all new Digital or Digital Plus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now to gain greater access to Project Syndicate – including every commentary and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starting at just $49.99.

Subscribe Now

北京有充分的理由加强气候博弈。中国对清洁能源制造业的大规模投资已开始 推动增长。通过将自己确立为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的主要供应者,中国将其脱碳议程与其经济利益相结合,为奠定其身处可持续现代化的最前沿的地位提供了战略机遇。

这种清洁能源闪电战有利于中国在2024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而提高碳排放在2030年之前达峰的可能性。如果中国能够在2025年之前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到2035年就可以实现大幅减排,2035年也是中国目标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年份。事实上,由于中国已在朝着这一目标大步迈进,它应该为2035年设定一个绝对减排目标——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设定了这一目标

中国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气候目标方面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些选择看似属于技术范畴,但对环境结果有重大影响。一个例子是选择排放测量的基准年。设定一个从尚未确定的峰值到2035年的百分比减排目标似乎是合理的,但它可能会对接近实现其目标的行业产生一种不正当的激励,推迟排放达峰。这种做法也会给中国2035年的排放带来不确定性,因为减排的峰值可能并不明确。

使用历史基准年,如2020年或2015年,会简单得多,但考虑到中国对煤炭的大规模投资和排放轨迹的不明确性,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保守目标。例如,如果该国最近的经济放缓导致其排放量趋于稳定,那么这一目标只需要在2030年之后采取最低限度的气候行动。但世界需要中国采取更雄心勃勃的做法。将中国  从2026年起减少煤炭消费的承诺转变为2030年可衡量的煤炭减排目标将有效限制排放增长。

未来一年,所有的目光都将集中在中国身上,看看中国如何应对制定新NDC的复杂性。如果当局决定采取雄心勃勃的战略,可能会加速已经提供急需的经济提振的国内能源转型,同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https://prosyn.org/V4Q2f4q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