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Our annual flagship magazine,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is almost here. To gain digital access to all of the magazine’s content, and receive your print copy, subscribe to PS Premium now.
这次所谓的“冰川门”事件说明,的确需要重新检讨我们的认识,但不是对冰川退化这一长期趋势的认识,而是对干扰退化趋势的当地因素的认识。英国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
Ed Miliband
)和其他一干人等忙不迭地出来为他们自己也一知半解的事情道歉,不光是在糟蹋哈斯南等诚实科学家的声誉,也是在糟蹋科学本身的信誉。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External factors surely contributed to the Syrian regime’s vulnerability in the face of a new rebel advance. But the primary cause of President Bashar al-Assad’s downfall is that he presided over a disintegrating social contract, enabling his enemies to forge new coalitions organized around meeting the everyday needs of Syria’s people.
explains why Bashar al-Assad’s government collapsed so quickly, placing most of the blame on Assad himself.
The Middle East’s geopolitical landscape has been transformed by the swift collapse of Syria’s al-Assad dynasty. While the Iranian-led “axis of resistance” now appears hollowed out, an Islamist regime in Damascus may prove deeply unsettling not only to Israel, but also to the region’s Arab states.
agrees with Iran’s former vice president that the Syrian regime’s collapse will transform the Middle East.
As US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prepares to make good on his threats to upend American institutions, the pressure is on his opponents to figure out how to defend, and eventually strengthen, US democracy. But first they must understand how the United States reached this point.
新德里 —— 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如今,他们却成了街头小报上的笑柄。先是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爆出电子邮件外泄(实际上是被黑客窃取)丑闻;后又出来一条想当然的新闻,说喜马拉雅山冰川并不像科学家描述的那样正在退化,因而不会在 2035 年之前融化殆尽。
第一个故事发生的时机恰逢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5 次缔约方会议召开前夕。第二个故事则似乎是冲着《京都议定书》续约问题而来,试图扼杀续约的一切希望。两弹连发,大做文章,闹得舆论哗然;应对全球变暖运动的科学依据遭遇公信力重创,至少短时间内元气大伤。
这些口诛笔伐尤其针对设立了气候变化科研标准的联合国实体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它们本身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有两件事颇耐人寻味: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一方面利用印度政府的最新研究数据攻击 IPCC 报告以及报告所援引的科学家哈斯南( Syed Iqbal Hasnain )的学术清誉,另一方面却对那些数据断章取义。他们指控 IPCC 主席、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帕乔里( R. K. Pachauri )的科学研究掺杂着金钱动机,试图搞臭这位应对全球变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与此同时也不忘弹冠相庆一番。
哈斯南眼下正在主持一个喜马拉雅山高海拔地区积雪中黑碳沉降研究项目,他可不是什么追求曝光率的科学自大狂。他曾任尼赫鲁大学( JNU )环境学院冰川学教授、印度理工学院( IIT )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TU Delft )研究员。从 1995 年至 1999 年,他是国际雪、冰学会下属喜马拉雅山冰川学小组的组长。他著有《喜马拉雅山冰川:水文学与水文化学》一书以及大量的科学论文。
哈斯南对《新科学家》杂志就喜马拉雅山冰川退化情况作出评论,是在 1999 年,当时是冰川后退速度见顶后的第五年,后退放缓迹象刚刚出现了两三年,因此,按当时的条件,远不足以判断冰川消退的趋势已有所改变。 IPCC 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引用哈斯南的说法,虽可以说有点冒失,但不能说是颠倒黑白,因为在该报告最终成型的前一年,也就是 2003~2004 年的时候,改变后的新趋势仍然不容易认清。
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拿过来当枪使的是印度林业与环境部 2009 年收到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完整的结论是,自 19 世纪 40 年代有观测记录以来,喜马拉雅山冰川一直以年均约 5 米的速度后退,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之间,冰川后退急剧提速。但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后退速度有所回落,因为一些知名大冰川,如根戈德里冰川和锡亚琴冰川的后退,“在 2007~2009 年期间实际上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Our annual flagship magazine,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is almost here. To gain digital access to all of the magazine’s content, and receive your print copy, subscribe to PS Premium now.
Subscribe Now
然而,冰舌的后退只是冰川变迁的三大衡量尺度之一。另两大衡量尺度是冰川物质平衡和冰川融水径流量。迄今为止,喜马拉雅山冰川每年仍在损失冰川物质,只不过近年来的损失速度比先前有所减缓。印度空间应用研究中心( SAC )自 1962 至 2004 年从 466 个冰川采集的证据表明,在观测期间,冰川面积整体收缩了 21% ,冰川体积整体萎缩了 30.8% 。
SAC 的上述研究还表明,小冰川萎缩得比大冰川快。面积达到 5 平方公里以上的冰川损失了 12% 的冰川物质,而面积不足 1 平方公里的则损失了 38% 。根据冰川物质流失的整体速率和冰川面积来推算,面积最小的喜马拉雅山冰川在 1960~2004 年期间损失了高达 57% 的冰川物质,而这一部分冰川是数量最大的。
是什么导致冰舌中止后退的呢?一个因素可能是积雪表面尘埃和黑碳(统称气溶胶)的沉降密度。气溶胶沉降密度为每平方米 400 克,会导致冰舌迅速融化。每平方米 400 克至 600 克之间,无明显效应。高于每平方米 600 克,则仿佛给冰舌盖上了一层抵挡阳光的罩子,从而使融化速度放缓。
冰舌下端的气溶胶沉降比中部和上部厚得多,这有助于解释某些冰川中部变窄、形成上下两截的现象,印度报告对此特别注意。因此,冰舌后退放缓的根源可能是山区人口激增和过度放牧所导致的荒漠化,也就是导致气溶胶浓度上升的当地因素。
这个问题要得到最终解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人口稠密地区和无人地区冰川的不同表现。无论如何,如果导致冰川后退中止的是人口增长和荒漠化,那也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
这次所谓的“冰川门”事件说明,的确需要重新检讨我们的认识,但不是对冰川退化这一长期趋势的认识,而是对干扰退化趋势的当地因素的认识。英国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 Ed Miliband )和其他一干人等忙不迭地出来为他们自己也一知半解的事情道歉,不光是在糟蹋哈斯南等诚实科学家的声誉,也是在糟蹋科学本身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