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3731.jpg

直面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地缘政治纠葛

新德里——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将在今年重新开启。谈判要想成功,与会者必须吸取去年12月哥本哈根峰会的教训。

第一个教训:气候变化不仅关乎科学,也与关乎地缘政治。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与会者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来推动议程,而没有考虑地缘政治,这种想法是很有误导性的。地缘战略如果不调整,那么气候变化问题就很难有效解决。

哥本哈根会议的第二个教训是,要想达成具备约束力的国际协议,那么中美两国间必须先达成协议。虽然这两个国家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但是它们的排碳量却是差不多的:两国的排放量都占世界人为温室气体的22%—24%。两国排碳总和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6%以上。倘若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污染国能达成一个协议的话,那么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将更容易实现。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聪明地躲在小国和贫困国后面,还与主要大型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以及南非缔造了一个谈判同盟,也就说人们所知的“基础四国”(四国英文首字母正好是单词“BASIC”),这样,中国就不必单方面承受压力。然而,“基础四国”是出于政治机会主义组建的,因此不太可能长期存在。此外,这四国的排碳情况也存在巨大差异。例如,中国的人均排碳量是印度的四倍多。

印度认为减排的客观标准应该包括现有人均排放水平和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量,中国不认同这一论断。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想要制定一个方案来降低出口工业的碳排放强度。一旦将来在谈判中商讨减排标准,那么“基础四国”很快就会瓦解。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PS_Digital_1333x1000_Intro-Offer1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第三个教训:大会需要有更现实可行的议程。将近20年来,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碳减排上,几乎忽略了其他元素。现在是时候把气候变化的议程划分为更容易操作的小块了。毕竟,就算不能达成一个设有各国减排目标的约束协议,我们还是能通过其他途径达到减排目的。

想想能源效率吧。如果能提高能源效率,那么我们就能减少1/4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浪费不仅是第三世界才有的问题,发达国家同样也有。例如,美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日本的两倍,尽管两国的人均收入差不多。

另外,20%的碳排放量是由森林破坏造成,可见碳存储与碳减排一样重要。例如,每公顷的雨林能储存500吨的二氧化碳。因此,森林的保护和管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事实上,要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各国需要对生态恢复进行战略性投资——种植和保护雨林,兴建湿地,保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

同样,国际社会必须着力于抑制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变化。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是不同的,尽管一些热心家希望模糊它们之间的界限,进而把全球变暖问题成为一个“谁都有责任”的现象。

导致人为环境变化的现象有很多,包括不计后果的土地开发过度放牧,地表淡水资源的大量使用及污染,地下水的过度使用,海滨生态系统的退化,低效或者是环境上不可持续的灌溉行为,废弃物管理不善,以及自然栖息地的破坏。这一类的环境变化与全球变暖是没有关系的。然而,这些行为最终也会导致气候变化,因此必须予以制止。

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资源安全,社会及经济稳定,所以它们带来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在继续寻求一个具备约束力的国际协议的同时,国际社会还应探索新的途径,比如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公私伙伴关系项目。

正如1992年的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向国际社会展示的那样,设立全球减排目标容易,贯彻这些目标却很难。在哥本哈根会议中原则上达成的不具有约束力的政治承诺,已经备受争议,并且不同的人对这些承诺有着不同的解读,这使得所谓的“哥本哈根协议”在将来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个协议无非是为了在最后关头挽回面子,掩盖该气候峰会失败的事实而临时拼凑的一个条约。与会的194个国家中,只有55国在协议规定的121日截止日期前,提交了国家行动计划。

气候变化的议程如此的政治化,导致有影响力的国家争相把符合各自利益的事项挤入议程,包括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这些本不应该发生,但却已经发生了。只有消除地缘政治的影响,我们才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进展。

https://prosyn.org/zWaXyPZ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