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25680446f86f380ef0c628_pa2958c.jpg

我们所负担得起的绿色能源

发自哥本哈根——虽然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质疑之声日益滋长,但科学界对于该现象也达成了空前一致的共识: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时确实存在,而我们却忽视了它所造成的风险。但如果这个问题能得到(也应该得到)解决的话,那么就有一个同样宏大而且重要的问题亟待解答:究竟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对此有一种解决方案正日渐流行,而且听上去似乎也合情合理,那就是全世界必须大幅削减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具体来说,目标就是在本世纪中期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

而即便是该方案的支持者也自知达到这个目标非常不易——他们是对的。事实上,正是他们的正确导致了自身的错误。且听我细细道来:

如今,我们对那些排放二氧化碳的燃料的依赖何止是巨大,简直是压倒性的,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热炒的绿色能源目前仅占全球能源消费的0.6%。绝大多数可再生能源都来自于第三世界人民燃烧木柴或者其他生物燃料,而且往往是不可持续地滥用。而化石燃料则占据了全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4/5强。因此如果要实现在本世纪中期将全球碳排放量减半的话,很显然,我们必须得从那些不排放碳的资源中获取更多的能源。

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要在2050年时达到50%的碳排放削减,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兴建30座核电站
  • 竖立17000台风力发电机
  • 新建400座生物能电站
  • 建造2座规模类似中国三峡大坝的水电站
  • 为42座火力发电站安装碳捕捉装置(这些装置目前尚未研究出来)

现在再考虑一下:上面所列的可不是我们需要在未来40年间总共所需的装置,而是这40年间每年都需要建设的装置数量!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PS_Digital_1333x1000_Intro-Offer1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还有一点:即便我们拼死拼活把这些东西都建起来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但到了2050年时,这一切努力对全球气温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照最著名的气候-经济模型推算,这场大规模建设最终将把全球气温降低0.1摄氏度(约为0.2华氏度),而海平面升高的幅度也只会减少1厘米(不到半英寸)。

这可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实际上,这一套方案的预计成本——大概5万亿美元一年——相比其取得的效果来说是如此庞大,将其称之为“解决方案”简直就有点荒谬了。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种更好,更明智的方法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与其花费数千亿美元兴建无数的发电站——或者刻意提高碳排放燃料的费用,不惜令全球数十亿人生活在贫困当中——不如让我们一起努力,令绿色能源变得更加廉价。

目前,太阳能电池板非常昂贵——其能源输出成本相当于化石燃料的10倍之多——只有那些富有而热心(而且往往手握大把补贴)的西方人才能用得起。但试想,如果我们能把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十倍——换言之,如果我们能令其比化石燃料更便宜。那时我们根本不需要强迫(或补贴)人们停用化石燃料。世界上的每个人,包括中国和印度人民,会转向这种更廉价且清洁的替代方案——而全球减排目标也自动实现了。

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在未来20至40年间实现这一科技奇迹呢?总而言之,可以!太阳能的价格将在未来30年内稳步下降——大概每10年下降50%——而如果有足够大量的资金投入研究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快下降的速度。

那么究竟要多“大量”的资金?只要投入全球年度GDP的0.2%(大概1000亿美元)投入到研究当中,相信就能取得开创性的突破,而且不仅限于太阳能领域,其他各类可替代能源技术都将从中受益。

我这种对技术进步潜力的信心被某些气候活动分子认为是痴心妄想。这是真的吗?想想当今世界的其中一个奇迹——个人电脑。由于政府补贴采购并强迫提高打字机和计算尺的价格,这些设备起初根本无缘进入普通家庭。

而事实上,由于太空竞赛的缘故,美国政府投入巨资到固态物理和电子工程领域,结果不仅仅是尼尔·阿姆斯特朗1969年登月成功,同时还催生了苹果公司于1976年推出的第一台苹果电脑,以及5年之后IBM个人电脑的诞生。

这是可供洁净能源借鉴的成功先例。不要再试图补贴低效率的技术或者尝试提高化石能源的价格,反过来,让我们去资助那些有助于令绿色能源更廉价,更让人难以抗拒的基础研究吧!

https://prosyn.org/yh2kc3e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