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ong5cf7c1244f237cda34b9a028f6834c15 Getty Images

机器世界末日?这辈子都不会有的

发自伯克利——正在临近“机器人崛起”会否威胁到人类未来的所有就业?对这个问题最为充分的讨论可以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大卫·H·奥托(David H. Autor)在2015年发表的,以波兰尼悖论(Polanyi’s Paradox,机器在某些特定领域拥有明显优势但在另一些领域难以超越人类)为背景的论文《为何依然存在这么多职位》中找到。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这位二十世纪的哲学家观察到,鉴于“我们能知道的比我们已知道的更多”,所以我们不应该认为技术可以复制人类知识本身的功能。仅仅因为电脑可以知道所有关于汽车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开车。

这种隐性知识和信息之间的区别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将做些什么以产生经济价值的问题。从历史上看,人类执行的任务已可分为十大类。第一类(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是利用自身身体来移动物体;随后就是使用一个人的眼睛和手指来创造各不相同的物质产品;第三类任务涉及将材料送入机器驱动的生产流程——也就是充当一个有生命的机器人——然后实际指导机器的运作(充当有生命的微处理器)。

在第五和第六类中,人被从微处理器提升到软件,执行核算与管控任务或促进通信和信息交换;到第七类,人实际是在编写软件,将任务转换为代码——这里会遇到了一个老笑话,即每台计算机都需要一个额外的“Do”命令:“Do What I Mean(照我的想法去执行)”);在第八类中任务中,一个人将其他人相互联系起来;而在第九类中,人会充当其他人的鼓动者,管理者或仲裁者;最后,在第十类中,人们批判性地思考复杂问题,然后设计出新颖的发明或解决方案。

https://prosyn.org/iMmYQmP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