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choice Juanmonino/Getty Images

经济人的道德身份

坎布里奇—如果投票代价高昂,又很难改变结果,人们为什么还要投票呢?人们为什要以比职责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工作呢?

两本新书,诺贝尔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和蕾切尔·克兰顿(Rachel Kranton)的《身份经济学》(Identity Economics)以及山姆·鲍尔斯(Sam Bowles)的《道德经济》(The Moral Economy)指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挑战这门无聊科学的基础,我们看待组织、公共政策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有可能发生彻底的变化。这场革命发源于经济学,随着行为经济学而崛起(已有六位这方面的先驱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行为经济学需要依靠认知心理学,这场革命却植根于道德心理学

和大部分革命一样,这场革命之所以没有发生,就像赫胥黎(Thomas Huxley)所预言的那样,是因为美妙的旧理论被丑陋的新事实所扼杀。这些丑陋的事实尽露无疑已经多时,但人们就是无法抛弃心理框架,直到一个新框架能够取而代之:最终,美妙的旧理论一定会被更新更有力的理论所杀死。

https://prosyn.org/y8Z92IV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