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Between now and the end of this decade, climate-related investments need to increase by orders of magnitude to keep the world on track toward achieving even more ambitious targets by mid-century. Fortunately, if done right, such investments could usher in an entirely new and better economy.
explains what it will take to mobilize capital for the net-zero transition worldwide.
Following the latest G20 summit, the G7 should be thinking seriously about deepening its own ties with more non-aligned countries. If the Ukraine war drags on, and if China continues to threaten to take Taiwan by force, the G20 will be split between friends of the BRICS and friends of the G7.
sees the grouping as increasingly divided between friends of the G7 and friends of China and Russia.
北京—在当今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正在发生可能让有些人感到惊奇的事情——随着中国寻求构建更清洁、更高效的经济,它有可能成为气候政策方面的全球领袖。事实上,中国治理污染和环境破坏、同时转向更为可持续的增长模式的努力能够为全世界政府提供极有价值的教益。
迈向可持续增长的第一步是承认污染——主要由燃煤火电厂产生——正在严重伤害人民生活和健康,特别是在北京 和上海等大城市。中国领导人正是这么做的。此外,温室气体排放刺激着气候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警告说,这会危及所有国家,而中国更是其中的高危国家。
此外,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并且能源需求还在快速增长。因此,能源安全已成为严重问题。
因此,当局加快中国增长模式向更创新、更包容、更高效、更可持续的转变代表了唯一可行的前进方向。好消息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创新正在快速发展,并且提出和实施了清晰的计划。
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者,2012年投入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资金达到了创纪录的680亿美元,去年也达到了540亿美元。此外,从2005年到2013年,中国非化石燃料供给增加了一倍多,GDP的二氧化碳密集度下降了28%。中国对煤基能源的依赖也在下降,并且提出了加速下降的目标。
但中国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在过去八年中,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总增长幅度在115%左右——这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53%。幸运的是,中国政府认识到需要追求更稳定、更高质量的GDP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世界市场增长放缓以及国内结构性调整挑战,中国年增长目标有所下降,目前为7.5%左右。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这些结构性调整的目标是降低中国对重工业和制造业出口的依赖,同时提振国内消费,扶持高科技活动,并加强服务业。这一转变将自然带来铁、钢、水泥等能源密集型原材料需求的下降;与此同时,中国也能更好地位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
为了支持这方面的努力,中国将建造依靠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资源的电站。2011—2015年,政府已经投入2,86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3,760亿美元用于能源保护工程。燃煤发电投资自2005年开始逐年下降。
因此,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燃料能源消费量将达到日本能源总消费量的水平。非化石能源资源将占中国能源资源总量的15%,并在2030年达到20—25%。除此之外,非化石能源资源将提供全部未来能源需求增量。
除了更加严格地限制煤炭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计划(2016—2020年)将包括增加研发投资的内容。在这一政策组合下,中国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见顶,即使经济仍以4—5%的速度增长。煤炭消费有望在2025年见顶。
这些目标或许显得雄心勃勃,但它们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中国的决策者和企业都做出了郑重承诺,中国能够提前完成清洁能源计划目标。事实上,若要提高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十九世纪末的水平的上升幅度限制在2℃的机会——这是国际社会所制定的目标——其他国家也需要加快进度。
这一转变不但有助于环境,也有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和就业机会。十亿居住在日益繁荣的城市中的中国公民的中国梦——获得高质量的教育、高科技行业的就业机会和繁荣的服务业——可以成为现实。
好处亦不仅限于中国。其他国家可以通过观察和效仿学习中国经验。与此同时,它们还能从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开发投资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中获益。最后,中国对可持续性的深刻承诺能够增加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会议产生全球协定的机会。
环境挑战是个全球性问题,这为基于共同利益的国际合作创造了重要机遇。这一合作应该扩展到减排目标之外,将技术转移、知识共享和经济机会也囊括进来。特别是富国决策者应该认识到这一当务之急,因为富裕经济体在过去排放了巨量的二氧化碳,也拥有更好的技术。
中国的经济转型对于其长期繁荣来说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这也是减轻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重要一步。持续进步需要全世界政府都做出类似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