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chlin37_shomos uddinGetty Images_greencentralbank shomos uddin/Getty Images

央行还能继续走环保路线吗?

发自伦敦——在低通胀和零/负利率的年代,许多央行加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并开始尝试动用各种工具,比如特别贷款、资产购买以及偏向“绿色”投资的抵押品要求。但随着通胀的回归,货币政策制定者正变得日益谨慎。

按照一般推测,它们热切希望展示给大家看物价稳定才是其首要关注点,这意味着当通胀持续高于设定目标时气候政策的重要性就会降低。但对于物价稳定的坚定承诺并不要求央行完全放弃那些以绿色为导向的货币政策。鉴于当今的央行手握多种工具,原则上是可以在提高利率对抗通胀的同时实施有针对性的绿色政策。而问题是如何在央行应当收缩其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

此外通胀的回归并未改变实施绿色货币政策的最初原因。央行仍然有两个充分理由去维持承诺。首先,它们需要考虑气候变化以管理自身投资组合风险。既然监管和上级部门要求金融部门这样做,那么央行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公共机构为私营部门制定了新的指南,因为它们认识到气候风险是会产生重大金融影响的,并且将化石燃料资产的风险敞口限制在一定程度的做法完全符合传统风险管理标准。这一点在大规模投资组合上尤为正确——尽管央行持有的资产近期有所下降,但其全球资产总量仍有约40万亿美元

第二个理由是大多数国家的央行都被授权支持政府保障公民福利的总体目标,只要不干扰物价稳定就行。因此对绿色转型的支持应在所有严格评估物价稳定与经济政策之间潜在权衡的框架内占据显著位置。

这一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双重重要性”,也就是你应尽力去产生影响而非仅仅专注于降低自身金融风险。虽然央行不负责产业政策,但它们确实拥有一些可以在常规操作中分配资本的工具,而且已经在许多国家用上了。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PS_YA25-Onsite_1333x1000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Our annual flagship magazine,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is almost here. To gain digital access to all of the magazine’s content, and receive your print copy, subscribe to PS Premium now.

Subscribe Now

在绿色化金融体系网络组织(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检视了亚洲和欧洲八个案例研究中的现行政策之后,它发现大多数绿色举措的动机是减缓气候变化而不是风险管理。比如匈牙利央行就在2021年向信贷机构提供了3000亿福林(折合8.25亿美元)的无息贷款,条件是这笔资金将发放给那些建造或购买新节能型住宅的家庭。

日本银行同样在2021年推出了一项计划,向金融机构提供无息贷款以资助有助于实现本国气候目标的投资或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两个针对性贷款工具去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减排项目;而英格兰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其他主要央行也都出台了面向更高气候绩效企业的企业债券购买计划。

绿色化金融体系网络组织的发现表明央行已经在绿色政策制定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尽管这些机构之间存在相应差异,但它们共同代表了一股巨大的能量。

但央行难道不会被迫缩小其资产负债表,而这难道不会损害那些与绿色相关的融资吗?这不一定,因为借助准备金利率,央行原则上可以在提升利率抑制通胀的同时维持一个较大的资产负债表。美联储已经选择去维持一个拥有充裕准备金的系统,由于其负债即便在通胀达到设定目标时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因此需要用大量资产来进行匹配。

在这种框架下,采用双重重要性举措的央行可以致力于打造一个与政府气候和产业政策一致的资产组合。而它们应当在较大或较小的资产负债表之间做出选择时考虑支持绿色融资所带来的更长期优势。

当然,有些人会反对任何鼓励央行在市场上大行其事或让非民选官员承担某些与产业政策过分相似的任务。我们都听过这种说法:“央行做得太多会影响其独立性。”

但气候变化是关乎全人类的存续性问题。在这个私营部门从气候基金中撤出资源、公共财政处处受限的时刻,让央行发挥更大作用的想法不应被抛弃。当然魔鬼总会藏在细节里,透明度和对这类权衡的谨慎管理将是关键。

https://prosyn.org/MQZvczo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