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1304c.jpg Dean Rohrer

盲目预防的谬论

发自普林斯顿——许多鼓吹采取严厉措施抵御气候变化的人都将他们的观点建立在所谓“预防性原则”的基础上,即当未来可能发生无比严重的灾难时,采取行动阻止是首位的。而关于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如何平衡补救措施所耗费的成本同避免灾害所获得的收益——却变得无关紧要。必须采取措施来抵御灾难,不惜一切代价。

在此原则的指导下,人们倾向于采取大规模而且代价高昂的行动来阻止那些更加巨大,但爆发的可能性也不甚确定的灾难。如果一场灾难非常巨大,那么无论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么不确定,都必须被阻止。

由于人们对“预防性原则”的普遍依赖,世界末日的假想情节已经占据了气候变化议题的所有内容。人们可以轻易地想象出气候灾难是如此严酷,因此采取激进行动来阻止它们也是合情合理的,而激进行动的鼓吹者仅靠假象的灾难就能够轻易地对公众加以恐吓。因为没有人对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足够了解,并进一步证明假想中的灾难根本不可能发生。

那么这个预防性原则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这个原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大灾当前自然要有特殊对策。然而问题就出在这一原则是不能被长期采用的。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建立在仔细探索过的领地上的小花园,然而环绕花园四周的却是幽暗森林般无边无际的灾难。这些潜伏在不远处的灾难数量众多,不胜枚举:太空中的小行星和彗星;大规模爆发的流行病和瘟疫;核战争以及常规战争;旱灾,饥荒和洪灾;火山喷发、地震和海啸;人口过量以及众多物种的灭绝;地球温度升高时有海平面上升的灾难,地球温度下降时又害怕冰川时代不断蔓延;清新空气和水资源的枯竭;还有森林、农田和鱼类的消失。

上述所有灾难,以及那些连我们都想象不出的灾难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其中大多数都十分严重。预防性原则命令我们不顾代价地采取行动来防止所有的灾难。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的未来永远都会与灾难相伴相生。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PS_Digital_1333x1000_Intro-Offer1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成也好败也罢,不论我们做什么,那些巨大灾难的威胁都将一直存在。我们的资源有限,因此能够为补救性行动付出的代价也有限。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逃避对成本和收益的衡量,除了做出艰难抉择之外别无出路。有些灾难比起其他灾难发生的可能性也许并没那么高,而有些补救措施则比其他措施的代价来得更昂贵。这就是生活中的现实,然而预防性原则却要我们对这些视而不见。

有时某个事先设计好用于阻止一场灾难的激进措施可能会使灾难变得更加可怕。想要臆造一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悲惨灾难非常容易,但想要预测某些补救措施的效果则非常困难。

举个例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最直接而严重的后果之一将是海平面的迅速抬升。人们大多相信合理的预防措施应当是停止燃烧化石燃料,减少大气中富集二氧化碳的状况。但对此的预防措施的成本异常昂贵,并且其后果可能会违背我们的本意。

众所周知,海平面在近12000年以来上升了大概100米。因此海平面上升显然同上个冰川时代末期大型陆上冰原的融化有关——那就意味着,海平面上升同人类活动无关。

在过去200年间,人类发明了检潮仪这种紧密测量工具,而海平面依然在继续缓慢升高。究竟有多少最近海平面的上升是因为人类活动引起,我们无从得知。有些近期的升高同冰川萎缩有关,并非由人类活动引起。毕竟冰川融化的过程已经持续好几百年了,而人类活动产生的效应仅仅于上世纪才变得显著起来。

最近,环绕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大气日益变得温暖而潮湿,暖湿空气会加大冰川边缘低地内覆盖冰雪的融化速度,并且在内陆高寒地区刺激降雪量上升。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然而降雪将使其降低。我们尚不清楚哪一个效应更占优势。

如果北冰洋在夏季成为不冻海,冰川融化和高海拔降雪都会急剧增加。到那时,预防性原则大概会建议我们采取紧急措施,停止燃烧矿物燃料。但我们还是最好在实施补救性措施之前搞清楚,这样的应对方案将会把我们带向何处。

如果中国和印度在停止燃烧煤炭导致自身贫困的同时,却降低了格陵兰和南极上空的降雪量并引发了更快速的海平面上升,那么这一切就太糟糕了。由此可见,预防性原则并不是科学认知的有用替代品。

https://prosyn.org/tJ7TLSbzh